国务院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消纳红线降至90%。光伏行业或将迎来新拐点?

2024-06-18 阅读:0 打印 扫码手机看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光伏行业作为清洁能源的领跑者,其发展趋势一直备受关注。近日,国务院及国家能源局相继发布重磅政策,明确指出在保障经济性的前提下,资源优质地区的新能源利用率可降低至90%。这一举措无疑为光伏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预示着行业可能迎来新的转折点。


image.png

  新能源消纳红线,作为衡量新能源电能能否被电网有效吸纳利用的关键指标,其标准的调整对光伏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该指标最初设定于2018年,源于国务院和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政策文件。尽管该文件时效性已截止至2020年,且现已过期,但95%的新能源利用率仍被视为隐性标准线。


image.png

  如今在双碳目标驱使下,我国光伏产业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2023年新增装机容量突破历史新高,达到216.88GW。然而,面对未来不断膨胀的市场需求,过高的消纳红线已成为制约光伏行业大规模发展的关键因素。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的相关专家在解读本次政策时也指出 ,“对于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地区,若仍坚持95%以上的高利用率目标,考虑当前系统存量调节能力已经基本挖掘,需要新增建设大量新型储能等调节资源,经济代价较大,推升全社会用能成本,还可能对新能源的大规模可持续发展构成阻碍。”

  因此,对于国家此次将新能源消纳红线调整至90%的举措,多数业内专家普遍表示高度认同。这一调整不仅为光伏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还带来了多方面的积极效应,为实现双碳目标以及推动新能源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电力设备市场网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由作者提供,其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并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