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舒印彪:准确把握“四个服务”,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2023-11-06 阅读:0 打印 扫码手机看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近期,光明网联合“学会服务365”推出《学会大咖谈·理事长谈科技自立自强》系列报道,对话全国学会理事长或主要负责人,畅谈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学会担当。

  

  本期嘉宾:舒印彪【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电工委员会(第36届)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期间,中国科协发布了10个前沿科学问题、9个工程技术难题和10个产业技术问题。人工智能、新能源、高性能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的重大问题受到关注。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推选的工程技术难题“适用于新型电力系统的长周期储能方式是什么”、产业技术问题“如何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构建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并实现安全稳定送出”上榜。

  

  电力工程领域的重大问题是基于什么提出的?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我国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哪些重要意义?对此,光明网记者专访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舒印彪。

  

  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中央财经委第九次会议和中央深改委第二次会议提出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及其指导方针,进一步明确了新型电力系统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基础平台作用。

  

  舒印彪表示,随着全球能源和工业体系加快演变重构,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正处于关键时期。在新型电力系统演进过程中,新能源占比将逐步提高。

  

  提出“适用于新型电力系统的长周期储能方式是什么?”这一工程技术难题,是为了应对新能源装机占比不断扩大、极端天气频发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电力电量平衡挑战。需要从能量、功率、效率、安全、成本等方面,探索长周期储能技术路线,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对大容量、高效率、长时间周期储能的需求,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保障电力供应安全。

  

  提出“如何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构建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并实现安全稳定送出?”这一技术问题,将荒漠化地区改造成绿色能源基地,对于加快新能源大规模开发、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有力促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舒印彪认为,能源电力领域重大问题、难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枢纽平台,新型电力系统是我国能源体系转型的重要载体。与传统电力系统相比,新型电力系统电源结构向清洁能源为主体转变,电网形态向大电网与分布式微电网并存转变,控制模式向主配网协同、集中分散结合转变,叠加我国电力系统的。超大规模和复杂结构,许多传统理论方法技术模式将出现革命性、颠覆性变化,将开辟我国能源电力科技创新发展新天地。

  

  充分发挥平台作用 做好“四个服务”

  

  针对我国电机工程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学会将如何发挥作用?舒印彪表示,学会将充分发挥学术引领、技术交流、人才培养的平台作用。

  

  他介绍,通过组建专家团,深入研究“卡脖子”技术难题的难点和关键点,撰写科技工作者建议,为推动问题难题的解决贡献智慧。此外,学会还将举办高水平的国际学术论坛和专题会议,聚集各方力量,围绕问题难题及其解决方案,开展深度学术技术交流和研讨,共同探索解决问题难题的技术方案。

  

  同时,还将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提供咨询服务,为政府战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深化科技奖励和科技人才举荐,实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加快科技人才培养,为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保障。

  

  舒印彪表示,全国学会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始终牢记政治责任,准确把握“四个服务”工作主线,即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

  

  他表示,“四个服务”的工作载体包括会员服务、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科技咨询,把这四项工作抓好抓实抓到位。要关注会员需求,为科技工作者服务;聚焦科技创新,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重视科学普及,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加强科技咨询,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服务,助力我国科技强国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免责声明:电力设备市场网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由作者提供,其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并删除相关内容。